logo

010-62570007

您的位置:

新闻中心

中科软2021“行业应用软件的应用软件互操作与集成方案和协同实施”专题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1-11-11 15:40:48

       2021年11月2日,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专题为“行业应用软件的应用软件互操作与集成方案和协同实施”的技术交流会。本次受邀与会参与方案评审的专家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数据服务室主任 李言飞、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运营部总经理 王启荣、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安全容灾处处长 邱康达、国寿财险金融科技中心研发中心高级经理 张晓、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平台部部长 郭家义、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处长 杨荣、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可信计算与信息保障实验室副主任 苏璞睿、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软件发展研究部副部长 杨立、微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陈志远、IBM中国软件研发中心业务拓展总经理 顾世山。
       在各事业群开始方案交流前,左总围绕本次会议主题及开展意义发表了讲话。左总谈到,一直以来中科软都十分重视研发工作,依靠技术研发促进着公司的技术积累与沉淀,而提升核心竞争力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为了达成目标,公司各级业务领导和技术领导也不断地为研发工作付出努力,且公司在开展研究和开发活动时,也得到了各行业技术领域专家们的建议和指导。因此专题技术交流会成为了公司每年促进技术交流的重要活动,也是有效吸取各方专家意见和建议的过程。
       今年上半年的交流会以“开源内存数据库运用及组织协同实施”为主题,而本次交流会以其为基础展开讨论。本次交流会的主题是“行业应用软件的互操作与集成”,这是客户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明确的行业需求方向。它不同于传统应用软件偏商业性的集成模式,更关注系统群间的集成,这种集成又分为纵向与横向,纵向指应用软件与系统软件间的集成,而横向则指应用软件之间的集成,这也是本次交流会各团队分享的关键内容。
       当前,越来越多的行业客户和软件开发商,都在密切关注内部软件系统群之间及其与外部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跨领域融合已经成为必然。因此,行业应用软件系统群的互操作规划变得非常重要,系统群的互操作规划成为参考模型的重要内容,由此引发了新一轮应用软件与系统软件互动的变革,它已构成新一代行业应用软件变革的重要内容。中科软各事业群在公司级研发的成果“中科软互操作集成平台”的基础上,将完善的技术成果、领先的行业实践带到现场,进行了激烈而精彩的分享、交流。
       中科软互操作集成平台基于行业应用软件参考模型。参考模型是中科软在行业应用软件领域数十年研发及工程经验的积累,它基于公司自有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组装业务建模的行业应用软件系统构建方法”,关注和沉淀行业内应用软件的通用部分,通过环境层、平台层、脚本层分层成果物的积累,结合灵活多变的机制,推动了中科软底层通用技术平台的不断进化,进而支撑中科软在各大业务领域持续精进软件和服务,对外实现高效赋能。互操作集成平台是实现互操作的利器。中科软互操作集成平台贯穿语法、语义、语用,提供完备的模型和工具,实现了对互操作任务的连、通、用、管。中科软针对应用软件互操作与集成,形成了互操作评估体系,实现互操作任务从设计、实现、运行、评估到改进的闭环。评估体系从标准级别、稳定级别、交互能力、质量等级、安全等级五个维度对互操作的效果进行了全流程洞察,明确了持续优化提升的方向。
中科软互操作集成平台体系架构

互操作评估体系

       各事业群在公司互操作集成平台基础上,分享了各自的解决方案。
       信息系统事业群在解决方案的全面、普适性方面表现优异。依托丰富的实施经验,信息系统群应用“总-分-总”的方法论,将互操作与集成问题梳理拆解成互操作及集成标准、应用系统集成与整合、服务实时交互及共享、多系统间消息传输、数据集成及融合手段和互操作及集成安全共6个问题域,进一步细分子问题域并给出相应解决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整合,面向数据耦合、消息耦合、程序耦合和集成耦合的不同需求,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通用解决方案。针对互操作服务实时交互及共享、数据集成融合与共享服务、多系统间消息传输、应用资源的协同与共享、非结构化数据的语义互操作等需求,分别提供支持微服务架构的服务开放平台、数据集成及治理平台、消息传输平台、门户服务平台和AI能力服务平台。这几个通用的平台相互协同,提供了行业应用软件互操作与集成“端到端”的能力。方案兼具全面性和灵活性,可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组合。同时,方案还具备优秀的扩展能力,可方便地集成第三方能力。难能可贵的是,信息系统群积极探索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互操作领域的应用,创新性地将图像识别、文字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及智能对话等技术嵌入至互操作的业务场景中,提升了系统的互操作效率。

       信息工程事业群从医院信息化的视角,分享了对医疗信息互操作的理解及其在领域参考模型中的实践成果,通过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了医院内部的各系统、医院外部与医院内部的各系统的互联互通,助力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和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评测工作。通过将技术、标准、功能封装在集成组件中,实现了开箱即用的互操作能力,体现在:1、主数据管理功能实现了医疗词汇术语与词根的融合,对象概念值域和编码体系的联接;2、依据蓝图数据结构设计的思想,设计了医院的临床、运营、科研数据模型,将医院内各系统交互的数据从语义级实现了共享和交换的能力,做到了患者隐私数据分级隔离和保护;3、提出数据和服务双总线集成架构,实现了快应用集成和慢数据汇聚的兼顾。此外,患者主索引解决了各应用对象标识的关联和集成问题,使得个人医疗数据的汇聚更准确;通过标准和开放API和数据集设计保障和外部系统的互操作合法合规,赋能医院通过医疗数据为医保、金融、公安、民政等部门提供增值服务。
       金融保险事业群在数据模型构建、应用集成平台建设方面较为突出。在模型构建方面,金保群基于公司的蓝图库结构方法论,研发了财产保险蓝图库结构,并已推广到90%以上的国内财险公司中。基于该事实标准,金保群研发了各类用于互操作的交互模型,并应用5W2H方法论、上位概念归纳等方法最大限度的实现了模型的有效性、完备性和可扩展性。在应用层面,金保群充分利用中科软互操作集成平台,研发了统一工作台、大数据平台、服务管理平台、合作开放平台等多个财险领域的集成平台,形成了企业内和企业间集成的上百个成功案例。其中服务管理平台可以将企业内网状的互操作进行统一梳理和管理,实现内部互操作从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部署、上下线、评估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并且可以基于评估指标分析逐步优化。大数据平台可以将企业内部多信源的数据库进行整合管理和联通,实现数据层级的互操作连接和转换,实现数据采集、处理、转换和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互操作管理。合作开放平台可以将保险+外部连接生态的变化进行梳理,提供了互操作参与方的管理功能,包括自助注册、申请证书、自助开发、自助测试。

       寿险事业群在公司互操作集成平台的基础上,重点研发了面向寿险业务生态的互操作语义模型库,以及寿险服务管理平台。寿险的互操作语义模型库是基于行业标准和寿险业务数据模型提炼而成,包括枚举类数据模型230余种,对象类数据模型500多种,涵盖产品类、保单类、标的类、账户类、收益类、医疗类、服务类等,交易类数据模型涵盖契约类、核保、保全批改类、保单服务类、续期类、理赔类、产品管理类、记账类、结算类等数十个大类共700多种。在语义模型的设计和管理过程中,结合寿险业务特点,总结出来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以确保平台中语义模型既能契合业务场景,稳定的支撑业务,并通过一套界面化的管理工具,完成对语义模型的管理。不仅支持语义的定义,还能提供在线预览、文档的生成和下载功能。当语义模型有更新时,能自动更新预览内容和文档规范,保证语义的规范性。在寿险互操作模型的应用层中,累积了不同种类的服务集700多个,为60余家保险公司客户提供互操作解决方案。让客户通过平台进行管理后,开放给不同的操作方,让各个操作方可以通过平台来调用客户的服务,完成协同工作。根据交互方式的不同,平台把服务集分为API服务集,共享数据服务集,文件交互类服务集,还有一些页面嵌入式服务集。针对众多的服务,寿险群设计了一套可以对这些服务进行编排、测试和监控管理的管理平台,可以从服务方、订阅方以及运营端三个维度来完成服务的日常管理和维护。通过管理平台,可以管理每个服务,从创建、测试审核、然后进行发布,再到被其调用方订阅以及调用的全过程,不但要结合业务场景完成服务编排,还要对权限规则、流量规则等安全性因素进行定义,每一个服务除了要遵循三层模型的约束外,还需遵循平台的安全机制,才能被调用方成功的调用。

       应用集成事业群通过中科软互操作集成平台,帮助农险业务经营者实现跨行业互操作任务的连、通、用、管。农业保险管理的难点与痛点是“实现精准”,因其仅能够基于结构化数据做业务管理,只有经度、纬度数据,却无法得知这个地块的准确位置、形状,以及理赔时需要参考的受灾程度数据,并且无法全部依靠人工完成查勘,比如森林大火、新疆的冻灾等,如何科学合理测定受灾面积,是农业保险面临的挑战。事业群通过中科软互操作集成平台实时地引入农业、林业、民政、气象、统计、物价等跨行业相关数据,帮助农业保险客户实现了农业保险的“精准保”、“精准赔”、“精准查”,具体总结为:“天”、 “空”、 “地”、 “人”:“天”—以卫星的数据做基础,结合土地的确权数据,可以准确标识出来地块的位置和开关;“空”—可以利用无人机的探测进行灾情总体评估,从宏观上了解灾害的总体损失情况及空间分布,解决被保险人报损不准甚至严重夸大的问题,以有效的防范报损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地”—指通过地面、农机具的传感器来了解土壤墒情,种子出苗的情况;“人”—指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村民委员会等单位组织农民投保的,实现农业用户清单的管理交互。在事业群中科软互操作集成平台的帮助下用一年的时间,客户将小麦线上查勘率提升了40%,估损偏差也从35%降至17.25%。
       
       行业推广事业群以学生资助业务为例介绍了行推群相关成果。行推群首先基于公司蓝图库结构方法论形成了学生资助领域的蓝图数据模型,该模型支撑了全国各省市县上万种的学生资助业务。在学生资助业务的互操作实施中,行推群使用了基于公司平台自研的互操作技术组件,其中:使用互操作语义相关组件对学生资助数据模型内容(包括数据元、对象、业务约束等)及多信源数据规则等进行动态的管理,确保了互操作与集成中语义的一致性;使用互操作协议相关组件,包括安全、目录、管控等,确保了互操作与集成时的合规;通过互操作组装实现了前置库、接口、门户等互操作服务的动态生成,支持与互操作对象从数据、业务逻辑到表现层的全面互操作和集成。同时,实施时还按照行推群互操作集成规范(涵盖互操作标准制定,组织协同,测评准入,过程监控和结果审计等)进行了标准化过程管理,助力学生资助业务具备了覆盖中央、省、市、县各级相关部门、学校、银行等应用的“一纵四横”互操作能力,互操作通道的实施部署时间从实施前的一周降至一小时,互操作相关问题降低至实施前峰值的20%,并可对互操作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控、调度和优化。
       在当天下午的技术辩论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软件发展研究部副主任杨立博士从学术角度做了“软件互操作性现状、挑战与策略”的专题报告。杨立博士认为,软件互操作可以分为技术互操作性(数据服务)、语义互操作性(数据内容与结构)、组织互操作性(业务层面)、互操作性合规(法律法规)四种类型,按照级别划分可分为隔离级、连接级、功能级、领域级、企业级五个级别。杨立认为,软件互操作面临最大的挑战是缺乏对互操作性成熟度的评估方法,可以从建立互操作性参考模型、对技术问题的决策选择、技术策略、自动生成中间层方法等角度解决不同层面的互操作性问题,并且给各团队的下一步优化方案提出了建议思路。
       来自客户机构、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科技公司的多位专家评委,通过对各团队提交的技术方案进行评审、对各队的现场演讲和辩论表现进行评估。最终,金融保险事业群凭借对行业应用软件互操作技术的知识积累和成熟应用及现场的精彩讲解与答辩荣获本次专题交流的冠军,应用集成事业群荣获亚军,并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可信计算与信息保障实验室副主任苏璞睿为获奖团队颁奖。
 图为冠军团队金融保险事业群与颁奖专家合影
图为亚军团队应用集成事业群与颁奖专家合影
       在点评环节,与会专家评委对中科软通过技术交流搭建事业群之间知识沟通和经验共享平台的方式表示了肯定,认为在以往与中科软的合作、交流过程中,已深刻感受到中科软团队的认真负责、高技术水平,通过此次交流,又一次体会到中科软在技术发展方向上的不懈努力,以及中科软作为国内领军行业应用软件服务提供商的技术责任感。专家们还表示,通过参加这次评审,对中科软在各行业的雄厚积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交流也是中科软对外技术输出的一种形式,从本次专题选择上,专家们认为目前行业内和行业外共享和连接是必然趋势,解决好应用系统的互操作性是治理行业生态和环境的重要手段。在点评中,专家提出了一些优化和改进建议,希望中科软进一步加强市场急需的研发资源整合,加强文档、流程、平台等标准化工作,这样不仅能解决行业内专业人才稀缺等问题,还能更好地实现软件复用和推广问题,从而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